中國石牌坊之鄉(xiāng)隆昌610期《隆昌沱灌——之一 水的渴望》
時間:2024-10-10 20:00:00 來源:i內(nèi)江這是長城嗎?
不,它是隆昌人心中不朽的長城!
這是天橋嗎?
不,他是隆昌人心中生命的橋梁!
水,在蜿蜒的渠道流淌著,有時歡快,有時安靜,匯入水庫,注入農(nóng)田,澆灌莊稼,滋養(yǎng)生靈。
4200年前,大禹馴服了黃河水患;2000多年前,秦始皇修建了萬里長城;上世紀70年代,一個叫做沱灌的大型水利工程,凝聚了整整一個縣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投入了數(shù)十萬人工,耗時8年,用生命、鮮血和汗水詮釋了一個戰(zhàn)天斗地的故事,圓了70萬人對水的千年夢想。每一個堤壩、每一條水渠、每一塊石頭都默默訴說著人們對水的渴望、執(zhí)著的追求和不朽的功勛。這,就是全國最大的人工水利工程之一——隆昌沱灌。
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,地處北緯29.3度,東經(jīng)105.2度的隆昌,是一個典型的干旱地區(qū)。隆昌,地處四川盆地腹地,縣(隆昌市)境內(nèi)沒有大江大河,那條奔騰不息的沱江,途經(jīng)我縣(隆昌市)桂花井鄉(xiāng)僅1.5公里,就急匆匆地向長江流去。這片干渴的大地睜著無望的雙眼,南望長江東流,北任沱江遠行。
時任沱灌工程沒計隊技術(shù)員 方道平:
隆昌沒有大的河流,只有三條小的河流,很短??菟谶€要斷流。隆昌當時1972年,水利設(shè)施少,提供的有效水量,只有1300萬方,只能灌溉幾萬畝地。還有就是隆昌的地形很怪,中間高,周圍低,像一個鍋蓋,或者叫做翻過來的簸箕。地面上產(chǎn)生的徑流攔截不了,水流走了。地形上處于沱江和瀨溪河分水嶺上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隆昌降雨量,每年大概平均是1604毫米,主要集中在7、8、9(月份)還有6月份,時空分布不均勻。造成了不要水的時候天上使勁下,要水(的時候),像4、5月沒有水。所以干旱是隆昌的主要特點。
據(jù)縣《水務志》記載:建國前水利農(nóng)事不振,每逢干旱降臨,農(nóng)事難舉、百業(yè)遭困,飲水難尋,人民群眾皆受旱魔災苦。水,成了隆昌人和這片土地最深的渴望。
編輯: | 諶平 |
責編: | 萬丹丹 |
